东坡肉的来历是什么
东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异,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猪肉,加入配料焖制而成,成品菜都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麻将块儿,红得透亮,色如玛瑙,夹起一块尝尝,软而不烂,肥而不腻。
东坡肉的营养价值
1、五花肉中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中,蛋白质接近于人体蛋白质,容易被消化吸收;氨基酸不仅数量多,而且比例恰当。五花肉中含有各种脂肪酸和甘油三脂,可以为人体提供较多的热量。
2、五花肉中含有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可以帮助人体改善缺铁性贫血。五花肉中含有比较多的B族维生素和尼克酸,可以保障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的发挥。
3、五花肉中B族维生素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维持和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便秘。适宜咳嗽等症状。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有利于局部炎症治愈,并能解除局部痒感,从而阻断咳嗽反射。
4、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五花肉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作用。含利尿成分,能消除体内水钠潴留,利尿消肿。可治疗小便不利。
菜品历史
东坡肉相传为北宋词人苏轼(四川省眉山市人)所创制(一说为苏轼小妾王朝云在苏轼被贬黄州之际为改善饮食所创),最早发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赠肉, 为徐州“东坡四珍”之一。
相传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黄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带决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围困徐州,水位竟高达二丈八尺。苏轼以身卒之,亲荷畚插,率领禁军武卫营,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他们为感谢这位领导有方,与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他为“回赠肉”。此后,“回赠肉”就在徐州一带流传,并成徐州传统名菜。这在《徐州文史资料》、《徐州风物志》、《徐州古今名馔》中都有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