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竹筒饭是哪个民族的传统食品

  • 喜欢学习网
  • 2024-06-20 10:06:18

竹筒饭的煮法颇具有野炊特点,即砍下一节竹筒,装进适量的山兰米和水,放在火堆中烤熟,当竹筒表层烧焦时,饭就熟了。劈开竹筒,米饭被竹膜所包,香软可口,有香竹之清香和米饭之芬芳。用餐时破开竹筒取出饭,这便是有名的“竹筒香饭”。

菜品特色

云南边疆不但竹子种类繁多,民族竹文化也极为丰富,竹子的利用与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不同民族有着对竹子利用的不同方式,如傣族人民利用竹子幼秆烧制的竹筒饭,不但香味可口,还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傣家竹筒饭是具有深厚文 化底蕴的绿色食品和生态食品,竹筒饭,又名香竹饭 ,做法简单易行。竹筒饭是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景颇族等众多民族经常做的一种风味饭食,有普通竹筒饭和香竹糯米饭两种。傣族喜欢吃香竹糯米饭,其他民族喜欢吃普通竹筒饭。做竹筒饭,先准备好新鲜的香竹竹筒,然后把泡好的米装入竹筒内,加入适量的水,用鲜叶子把口塞紧,然后放在火上烧烤

竹筒饭是傣族食品,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绿色食品和生态食品,又是一种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大米做饭的方法是或焖或蒸,但在云南边疆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中还流行着一种用竹筒烧饭的特殊方法。

分类

竹筒饭,分为普通竹筒饭、香竹糯米饭两种。

竹筒饭

普通的竹筒饭,哈尼、拉枯、布朗、基诺族群众都常煮食。人们上山劳动或外出狩猎时,常砍下一节鲜竹将米装进其中,加上适量泉水,放在火塘上烧煮。待米饭煮熟后,将竹筒带饭砍成两半,或四半,各端一半食用。那竹节不仅代替了锅,也代替了碗。煮得好的竹筒饭,米饭软而适口,还带有一股特殊的香气,别具一番风味。

香竹糯米饭,傣语称为“考澜”,又称为埋考澜,即糯米香竹煮制。用以煮饭的糯米香竹,应是幼嫩之竹。这种竹子一般只有酒杯般粗,竹节约长40余公分。其外包裹着一层雪白的糯米香竹竹瓤,用手握而不会粘手,可随意分段食用。

用糯米香竹煮制的糯米饭,方便携带,在10小时内不会变硬返生,可热吃亦可冷吃,米饭香软可口,融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发展

武义竹筒饭

浙江武义郭洞的竹筒饭已近流传了200多年,村里满山都是竹子,村民们都不用碗吃饭,用竹子吃饭,村民把米,玉米等东西放进竹子里放在火上烤。后来沿边的村子也这样吃。

如今的武义郭洞是中国首批的历史文化名村,每天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为了看那好山好水,有的为了寻味历史的芳香,有的为了吃一吃那正宗的竹筒饭。

民族文化生态食品竹筒饭受到市场青睐。利用香糯竹烧制竹筒饭的传统来自这些少数民族的先民,他们具有守猎的习惯。为了简便,上山打猎不带锅灶炊具,只带米即可。 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深山密林到处都是野生香竹。做饭时就地取材,砍下竹筒,将泡好的米装入其内,并加入适量的水,用鲜叶子将筒口塞紧,放在火上烧烤,当竹筒表层烧焦后,筒内米饭即熟。食用时用刀或手将竹皮剥开,米饭被竹膜包裹,米粒香软可口,清香扑鼻,堪称一绝。

同时,遍地的野菜采来也可用竹筒烧出美味鲜汤。

香糯竹(Cephalostachyum pergracile)是唯一的一种最好的用来烧制竹筒饭的竹子,是云南特有的珍贵稀有竹种。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机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含量丰富,具有特殊的天然香味;特有的香竹黄酮更具有抗衰老、美容养 颜等自然保健功效。其双层内膜将香米饭紧紧包住,特别方便食用。傣族用来煮饭和泡茶的竹子是禾本科的香糯竹,它茎粗约5厘米,竹节细长,壁内有一层香气扑鼻的竹膜。

用竹筒煮饭时,先将香糯竹按节砍下,并保留一个节做竹筒底,把事先洗净并浸泡过七八个小时的糯米或紫糯米放入竹筒中,倒入一些清水,用芭蕉叶或竹叶塞紧竹筒口,把竹筒架起来在火上烧烤,当竹筒里的水分干以后,再放平用文火翻来覆去地慢慢烘烤,不久饭就可煮熟了。吃这样的竹筒饭又颇有些讲究,要先用刀刮去竹筒表面被烧黑的外皮,再用刀背轻轻地反复敲打竹筒,使竹皮与里面的糯米饭彻底脱离,然后用刀在竹筒口划几道小缝,并逐片剥去竹皮,这样就可以吃到一条由竹壁膜包裹着的糯米饭了。这样的糯米饭,新鲜干净,柔软味美,且香糯竹的清香与糯米的芳香融为一体,真是香气袭人,喷香可口,实在是令人垂涎三尺,但这却很难有机会享用,因为它往往只是傣家人招待贵客的美味佳肴。

竹筒泡茶又略有些不同,开始是一样的先将香糯竹按节砍下,并保留一个节做竹筒底,然后把茶叶放进竹筒中用文火慢慢地烘烤,当竹筒中冒出香味时,用滚烫的开水冲进去,最后将茶水倒出来。这样的茶水,汤色黄绿,清澈明亮,香气四溢,细细品之,苦中返甜,回味无穷,令人口齿清爽,心旷神怡。1951年,西双版纳的少数民族用竹筒饭招待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创始人蔡希陶教授。当时,蔡老这样评论竹筒饭:“对竹子的利用,堪称无双。先作锅,后作碗,再作柴烧,最后又作植物的养料,真正做到了就地取材,材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