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为什么要投江
投江原因
1、政治上的失败
在政治上,屈原的思想与其他朝臣起冲突,导致朝中上下都对他有意见,因此,他的权力渐渐被楚王消弱。
2、楚王的昏庸
楚王(也就是楚怀王)好坏不分,是非不辩。
3、新君继位
楚怀王的儿子继位,一个是新楚王,一个是相国,他们俩是楚国人最恨的两个人,因为这两个人陷自己的父亲于绝境,自己却继位了,而满朝的大臣,也一致拥戴这两个人,却只有屈原一人反对,所以遭贵族排挤诽谤,被新君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但他一心还是想着朝政,可以说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4、楚国的灭亡
楚国灭亡,他不愿做亡国之人,宁死也不辱节,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本姓芈名原,因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便被叫做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政治家,他还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所以屈原还是真正的贵族出身。
在拥有贵族出身和满腹才华的同时,屈原还是一个美男子,屈原的长相他自己在《离骚》中是这样描述的:“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而在《九歌 山鬼》里,屈原则在写到自己容貌时道:“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这话的意思是说:山中的女神见了我流连忘返,都怪我一把年纪还如此帅!
可是这样集才华、容貌、气质于一身的屈原,其人生却并不尽如人意,屈原的“不如意处”最大的一个体现便是在他的政治抱负上。
屈原做了一辈子的官,但相比寻常官员做官,人家的官是越做越大,可他屈原的官却是越做越小。
最开始,屈原的官职时左徒,这个职位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长,在任职期间,屈原还曾于公元前319年深秋首次出使齐国。这一年,屈原年仅21岁。
在任何年代,年仅21岁便坐上这样的职位都是令人艳羡的,此时的屈原也对自己的官职很是满意。而他之所以能在年轻时便坐上如此高位,乃是因为他深得楚怀王的喜爱。
楚怀王和屈原同姓芈,熊氏,名槐,故后人称其为熊槐。他比屈原大了整整15岁,在容貌气质等各方面也是贵族中的佼佼者。或许是因为两人都同是贵族又都俊秀无双的缘故,楚怀王初继位时极其看重屈原。
楚怀王重用屈原等贤能之才时,楚国国运昌盛,楚国大有欣欣向荣之气象。当时的楚怀王还积极改革变法,抑制贵族,并且大败了魏国,消灭了越国,扩充了疆土。
可惜,后来的楚怀王变了,变了的楚怀王开始排斥屈原。很多史学家认为,楚怀王之排斥屈原与他宠爱郑袖有关。可也有人认为,楚怀王排斥屈原是楚怀王“利令智昏”的结果。
上一篇:四川为什么地震多
下一篇:五个手指头分别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