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堵墙是什么意思
第四堵墙是从19世纪后期才产生的与戏剧有关联的重要概念。把广大观众和演员分开的因素“第四堵墙”却一直是戏剧生成的必要条件,也是戏剧得以从集体仪式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决定性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把审美活动和功利行为能够区分明确的一个前提。
“第四堵墙”,指在镜框舞台上,一般写实的室内景只有三面墙,沿台口的一面不存在的墙,被视为“第四堵墙”。
第四堵墙的概念在法国最为早期的现实主义剧院“自由剧院”的创始人安图昂,他要求演员在戏剧表演的舞台上要用最自然的状态去体会表演,用最真实的流露感情去表演给观众。排练的时候就在一间真正的屋子里去进行整部戏的排练,等所有的演员都排练到位了且时机成熟的时候,才撤掉那一堵墙让观众去欣赏演员在整个舞台上的表演和演出。让观众从那一面被撤掉的墙的方向去观赏整个戏剧能达到最好的观赏效果。演出时候就好像把一个真真正正的实体房子原封不动的搬到舞台上去,仅撤去一堵墙让台下观众从该方位看戏剧表演,让留下来的其他三堵墙去告诉观众剧情发生的地点,场景的内容。被撤去的就是“第四堵墙”。
安托万于1903年4月1号《巴黎评论》发表《布景漫谈》中提出“第四堵墙”的概念:“舞台布景要显得富于独创丶鲜艳和逼真其首要的就是要按照某种见过的东西如一种风景或一个室内景来制造。如果是室内景,制造是就得有四条边,四堵墙,但不必为第四堵墙担心,因为它以后便会消失,好使观众看到里面发生的一切。
1987年评论家文森特.坎比描述说:“第四堵墙是一个将观众与舞台永远隔离的隐形屏障”贝尔托·布莱希特(布莱希特体系创始人)曾说过“第四堵墙”是“当众的孤独”,关于“第四堵墙”的想象,当然必须废除。再废除了第四堵墙的情况下,原则上允许演员直接面向观众。
推倒“第四堵墙”就是要拉近演员和观众的关系,产生更强烈的互动。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了种种“环境戏剧”,实验者们有的到古典和原始部落地仪式中去寻找灵感,很多实验者创造新地仪式,他们都不满于传统剧院里严格地主客分离,希望打破第四堵墙,发动观众参与演出。
“第四堵墙”的推倒反而更加增强了剧情和表演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更容易让观众进入演员的内心世界,演员用语言,眼神等与观众交流,让观众感觉就如同身处再戏中一般。
打破“第四堵墙”的例子很简单,比如:演员和观众有有眼神交流,演员向观众提问等等,所有演员与观众的直接交流都是对“第四堵墙”的打破。
是不是一定要保持演出的幻觉,不一定。拟真的体验只是斯坦尼体系的核心,布莱希特体系就不同。布莱希特体系认为打破这种幻觉利于观众对戏剧的反思,而不只是体验。
在电影电视剧中,通常是这样的,漫威动画角色之一的”死侍“就是一个完全了解自己活在二次元的漫画人物,他就经常在漫画里直接和读者吐槽互动,纸牌屋里的Frank,也经常打破第四堵墙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吐槽。让电影更加增加了喜剧感和互动性,更加吸引观众。
上一篇:楞严咒讲的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榴莲一天可以吃几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