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三月不知肉味形容什么

  • 喜欢学习网
  • 2024-06-16 15:15:47

三月不知肉味:
出自《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昧,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在齐国听《韶》乐,三个月吃肉都不知道肉的美味,并说:“想不到创作的音乐竞达到这么高的水平。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后人常用“尽善尽美”和“三月不知肉味”来评论孔子向苌弘请教和痴迷于韶乐的这段佳话。

典故的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去拜访周敬王的大夫苌弘,苌弘是著名的学者,也叫作苌宏,字叔,是古蜀地资州人。苌弘见识广博,知识渊博,涉猎的内容也很广泛,更是通晓历数、天文、地理,而且还精通音律乐理,在当时很有名。然后孔子也懂一些音乐,就前往洛邑拜访苌弘,并求教苌弘韶乐与武乐的异同和不解之处。苌弘对孔子说,韶乐,是虞舜宁静和平的音乐,曲调文雅宏盛;而武乐,是武王伐纣一统天下的音乐,音韵壮阔豪放。就音乐形式而言,尽管风格不同,它们都同样美丽。从内容来看,韶乐专注于安泰平静;武乐重点关注大乱大治,讲述功名和政治。然后孔子就恍然大悟的说韶乐是尽善尽美,武乐尽美而不尽善。之后孔子就告辞离去了。

然后第二年,孔子去了齐国,而齐国正是韶乐和武乐的正统流传的地方,又正逢齐王举行大的祭奠,孔子就痛快淋漓地聆听了三天韶乐和武乐的演奏,也明白了苌弘当时的说法是正确的。孔子对韶乐情有独钟,终日弹琴演唱,有的时候还会忘我的手舞足蹈,一连三个月沉迷于韶乐,甚至他最喜欢的红烧肉的味道都品不出来了。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述而》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扩展资料

孔子晚年对《诗经》作过音律修正,这也是孔子在音乐上的一大贡献。孔子对音乐的感悟、理解能力极高,当年他在齐国听到了韶乐,立即如痴如醉。韶乐的主旨,是歌颂虞舜的功德,音乐古朴平和、悠扬悦耳,后来孔子评价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三月不知肉味,对一般人而言,可能有些夸张,但沉醉在艺术之中,获得心灵和道德的升华,使人暂时忘记了欲望,忘记了感官的刺激,却是时常有的事情。

韶乐,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音乐,优美至极。孔子本身也是音乐大师,他曾经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过音乐的演奏过程,“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论语》八佾篇第三·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