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礼无以立的古训是谁说的
“不学礼 无以立”是孔子说的,这句话出自《论语 季氏篇第十六》,意思是一个人不学礼怎么做人呢,这句话在原文中孔子对儿子伯鱼说的,教导伯鱼先学《诗》,再学《礼》。
这句话包含了一个小故事:陈亢问孔子的儿子孔鲤,有没有在老师那里学到过特别的东西,孔鲤说没有,然后说有一次孔子站在庭院里,孔鲤恭敬地从他跟前经过,孔子问孔鲤学诗了吗,回答没有,孔子就说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呢。孔鲤就回去学诗了,还有一次,孔子问学礼了吗,回答没有,孔子说不学礼怎么做人呢,孔鲤回去就学礼。
古代周天子制定《周礼》,这句话的中礼就是指《周礼》,也是关于人伦制度和行为规范,现代社会中的礼一般指礼貌、礼仪和礼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重视礼。而现在,一些人反而忘掉这些做人的基本要求,经常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公共场合衣着不得体、制造噪音、不遵守规则等等,这些都是不文明、不讲礼的行为。
出处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第十三章
不闻过庭语:讲的是孔子和他儿子孔鲤的故事,说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什么叫“趋”呢,“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是”,“退而学诗。”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你怎么做人?”“是”,“退而学礼。”
【学礼】《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内中单说孟孙无忌,乃是仲孙玃之子,仲孙蔑之孙。玃在位之日,慕鲁国孔仲尼之名,使其子从之学礼。”
译文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一是该学诗,二是该学礼,三是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孩子。”
上一篇:多少世纪多少年代怎么算
下一篇:革命先烈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