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豆蔻”是指女子多少岁?

  • 喜欢学习网
  • 2024-05-21 15:07:26

豆蔻是指少女13岁。豆蔻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古代的女孩子,这个年纪叫豆蔻之年,是最美妙的年龄段。豆蔻含苞之时非常丰满,又有着“含胎花”的别称,在更早的诗文中也用豆蔻比作处女。

豆蔻是指年龄为13岁的女子,也指少女的青春年华。“豆蔻”也被称为“含胎花”,用“豆蔻”代指少女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在《赠别》中这样写道:“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首诗是杜牧离开扬州时赠送给年龄只有13岁、名叫张好好的女子,这里面把这位13岁的女子比作成了“豆蔻”。

《赠别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组诗作品。第一首着重写扬州一位歌妓的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手法上强此弱彼,语言精萃麻利,挥洒自如,情感真挚明朗。

女子在幼年时被称为髫年,也可以叫做垂髫,因为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自然下垂。

女子到了15岁便叫做及笄之年,加笄后就表示她已成年。

女子到16岁便叫做破瓜年华、碧玉年华,寓意身体已经完全发育成熟,可以结婚为人妇。

女子到了20岁便叫做桃李年华,因为这个时候的女子像桃李盛开的时艳丽动人。

古代年龄称谓

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初度:周岁。《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生小:幼年。《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教数:9岁。

外傅:10岁,出外就学。

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古代年岁的别称。《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舞勺:男子13岁。古代13岁的男孩学习的一种文舞。

豆蔻:女子13~14岁。源自唐朝诗人杜牧诗《赠别》。“娉pīng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

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相关文章

  • 跨专业心理学考研是否有要求
  • 哦亚西啥意思
  • 宜昌初中排名
  • 商户单号是多少位
  • big怎么自然拼读
  • 争辩的近义词是什
  • 慢慢开头的成语
  • 柯南集数每集名称
  • 耽美词语的意思
  • 两字好词加四字的好词急用
  • 世界十大海运公司(世界十大海运公司排名)
  • 诺查丹马斯(诺查丹玛斯对未来的预言)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素材(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作文素材)
  • 刘少奇夫人的简单介绍
  • 上海浦东吸血鬼(浦东吸血鬼事件视频)
  • 北大弑母案两性关系不正常(北大弑母案例)
  • 农历6月19日是什么日子(农历6月19日是什么日子呢)
  • 石家庄军长砸夜总会(石家庄军长砸酒)
  • 世界上最红的恒星(世界十大恒星)
  • 阿弥陀佛居住的地方(阿弥陀佛住在哪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