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什么意思
意思:看到高山就停下来仰望,看到品德高尚的人就模仿他,虽然不能达到他们的高度,但心里还是努力那么去做。高山,比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原出于《诗经·小雅·车辖 》。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但后来将《小雅》中这个句子独立出来说“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便会误读为xíng。
原诗
《诗经·小雅· 车舝》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15)。
四牡鲱鲱(16),
六辔如琴(17)。
觏尔新婚,
以慰我心。
译文
德如高山人景仰,
德如大道人遵循。
四匹公马并排走,
六根缰绳如琴弦。
如今新婚遇见你,
我心从此得安慰
"景"是大的意思,"行"是道路的意思,旧读háng。
景行( 道路)行( 行走)止。
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作品赏析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诗经·国风》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七月》中,可以看到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伐檀》可以感悟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向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大胆地提出了正义质问,有的诗中还描写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直接展开斗争,以便取得生存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