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的流程
你好!大致如下:
首先,考生参加高考并获得分数。
然后,各个大学根据自己的招生计划,按照一定的录取规则进行初步筛选。
接下来,根据考生的分数和其他录取条件,大学进行综合评定并制定录取名单。
录取名单通常会根据考生的志愿优先录取,录取人数也会根据招生计划进行控制。
最后,学校发布录取通知书,并考生按照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到校报到确认录取结果。总体来说,高考录取过程包括考试、筛选、评定和最终录取的步骤。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考录取流程:
1.模拟投档。 正式投档之前,考试院会组织一次模拟投档,一是让学生提前熟悉报考流程,正式填报时不至于太过慌乱,二是给各个大学调整时间,按照学生报考人数改变原计划。
只是部分考生模拟投档时,并未太过认真,觉得明白流程即可,模拟填报时不按分数选择。直接填报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毕竟这也能“圆梦”,但提前熟悉流程最为重要。
2.确定投档比例。 各个高校会按照模拟投档的结果,来与之前的投档比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改正。比例确定后便不再改变,这一点可能与学生无关,提前熟悉流程即可。
3.考生投档。 考生正式选择院校与专业,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或是调剂到其他院校,或是将考生档案继续“下发”。相关部门结合考生选择以及高校具体标准,将符合情况的电子档案发给高校,让高校进行录取。
4.高校阅档。 相关部门发送给各个高校后,便由高校工作人员阅档,看考生的志愿选择、考试成绩、排名位次、身体情况等内容。
1.调档——招生院校依据考生对该校的报考情况,确定院校的具体调档比例。院校调档比例一般不超过招生计划的120%。
2.投档——市高招办按照高校的调档要求和考生填报的志愿,将符合院校调档条件的考生电子档案在网上投递给高校。
3.阅档——招生院校在规定时间内从网上下载考生的电子档案数据并进行审阅。
4.预录取——招生院校按照学校《招生章程》的有关规定,根据考生的成绩和专业志愿进行考生的预录取,并将预录取和预退档的结果通过网络上传给市高招办。
5.录取检查——市高招办对高校预退档考生的情况进行录取检查,如无异议,则结束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