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改善的目的和意义
现场是指企业为顾客设计、生产、销售产品和服务以及与顾客交流的地方.现场为企业创造附加值,是企业生产管理的载体和基础。狭义的现场是指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地方。
现场管理涉及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工艺管理、设备工装管理、人员管理、物流管理、组织管理、成本管理、环境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它最大限度地激活人、物、设备的作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每道工序迫求高效率化。
改善(Kaizen)在日语中意为“为了更好而改变”,在英语中类似的等同词是“Improvement”1993年版的牛津字典里,收录了日语“改善”(Kaizen )一词,该词典将“改善”定义为:“一种企业经营理念,用以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和人员的效率等。”
现场改善(Gemba Kaizen)意为对现场进行改善和优化。改善过程是发现问题,查找发生原因,找到解决方案的过程,是持续不断、反复进行的改进过程。
精益生产方式的基础是改善活动。为维持精益生产的优势并使其进一步发展,以精益生产的思想为基础,支撑现场稳步进行生产的管理者的作用就变得尤其重要。管理者要保证每一个现场都没有不合理的现象出现,要将物料、设备和人员更为有效地组合起来。丰田汽车公司认为自己的优势就是生产现场,而准时化生产和自働化是其生产现场优势的具体表现。保证产品数量和品种的均衡,抑制各工位的生产过剩,防止异常的发生,只有充分理解这些才能够消除浪费,精益生产的思想才能得到巩固,而所有这一切都要通过现场实践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