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卒于和殁于的区别

  • 喜欢学习网
  • 2024-12-22 12:42:01

卒于和逝于的区别:“卒于”,拼音是zú yǘ,意思是si,后面常常接年份,多用于形容高寿去世,古代称大夫的si为卒

;“逝于”,拼音是shì yǘ,意思是si了,多用于对si者的敬意。

“卒”的出处:

1、《礼记·曲礼下》:“天子si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si

2、鲁迅《且介亭杂文·韦素园墓记》:“君以一九又二年六月十八日生,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卒。

3、《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

4、《诗经·邶风·日月》:“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逝”的出处:

1、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2、《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3、《吕氏春秋·疑似》:“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驰,遂逝迎之。

卒于逝于故于殁于区别:

“卒于”形容未满六十岁死者,“故于”形容六十岁之后死去的人。“殁于”主要用于形容没有终老的非正常死亡,也就是死于非命。比如,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女贪污犯,钱一分没花仍被枪决,殁年23岁。而“逝于”主要用于对尊敬的长者的去世,在讣告、追悼文等处比较常见。

【卒】“卒”最早见于商朝的甲骨文,其本意为完成、终结,后引申为死亡。“卒”在古代称大夫的死亡,《礼·曲礼》云:“大夫死曰卒。”有时也称诸侯的死亡。《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这里表示诸侯的死。唐朝以后“卒”字的使用对象更为普遍了,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里有这样的描述:“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这里的“卒”泛指死亡。

【殁】殁通“没”,表示死的意思,古人用沉没来比喻死亡,因此在上古时代,人去世常写成“没”。《孔子·滕文公上》:“昔者孔子没”其大意是:从前,孔子死了。《论语·学而》中有这样的描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其大意是: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的时候,要观察其行为。《楚辞·怀沙》中“伯乐既没”,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被引用为“伯乐既殁兮”。现代“殁”和“死”在表示死亡的时候,均泛指死亡。

殁的使用对象一般是小孩夭折和病死或庶民死亡。

卒的使用对象一般是大夫。

相关文章

  • 跨专业心理学考研是否有要求
  • 哦亚西啥意思
  • 宜昌初中排名
  • 商户单号是多少位
  • big怎么自然拼读
  • 争辩的近义词是什
  • 慢慢开头的成语
  • 柯南集数每集名称
  • 耽美词语的意思
  • 两字好词加四字的好词急用
  • 蚂是字拼音(蚂字拼音怎么拼写)
  • 关东山在哪里(什么叫闯关东)
  • 世界十大热门应用排名软件(世界前十软件)
  • 十部经典电影(最值得看的十部经典电影)
  • 世界上最抢手的玩具(世界上最出名的玩具)
  • 被遗弃的迪士尼灵异事件(迪士尼灵异消失事情)
  • 飞机370终于找到了(东航录音哭声求救45秒)
  • 世界十大高楼数量排名图片(世界十大高楼分别高多少米)
  • 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是玉鼎真人)
  • 彭罗斯楼梯(彭罗斯楼梯图片)